时光的指针悄然划过。犹记2017年那个蝉鸣聒噪的盛夏,我怀着对法治的炽热向往,毅然踏入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门。站在法官教育管理处的门前,未曾想到,这扇门后竟藏着一个重塑职业认知、淬炼司法信仰的广阔天地。多年来,我与人民法院教育培训事业同频共振,在服务法官成长、推动司法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逐渐完成从懵懂新人到坚定法治践行者的蜕变。
初入人民法院,我被分配至法官教育管理处学习锻炼。彼时,我对人民法院的认知尚停留在书本知识与模糊的想象之中。而这个岗位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从独特视角洞察人民法院的运转机理与发展脉搏。服务法官、组织培训、奖励表彰……每一项职责看似具体琐碎,实则与法官职业发展、人民法院整体进步血脉相连,是司法队伍建设的关键链条,蕴藏着推动司法事业前行的深厚力量。
犹记得独立承担的首个任务——全市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整理材料、下发通知、协调会务,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心血。在培训大会上,看到参加培训的干警们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时,我深刻意识到,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是事务性工作,也能点燃司法队伍奋斗热情的火种,是唤醒职业使命感的催化剂。
组织法官培训,是我最深刻的学习与成长课堂。课程设计要精准对接审判实践需求,师资遴选需兼顾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现场调度更要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每一环节都需精心打磨。初次组织法官业务培训时,面对繁杂事务与突发状况,我一度手忙脚乱、倍感压力。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科学规划与高效沟通的技巧,在一次次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
更令我动容的,是参训法官们眼中对知识的如饥似渴。课堂上,他们专注聆听、热烈交流;课后,仍围坐在一起探讨疑难案件。那份执着于提升专业能力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法治萌芽在我心中逐渐茁壮,也让我深刻领悟到人民法院教育培训绝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筑牢司法公正根基的关键工程,是为司法事业注入持续动力的源泉。
在法官教育管理处积累经验后,我先后被调至立案庭和民二庭工作。这些审判一线的经历,让我对人民法院教育培训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立案庭,我有幸深度参与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司法体制的改革更加离不开法官教育培训,正是及时的培训学习让一站式这个庞大的体系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最终推动两级法院完成一站式建设。作为窗口部门,直面带着不同诉求与情绪的当事人,如何高效、规范、有温度地处理案件,让当事人感受公平正义与司法关怀,这不仅考验业务功底,更检验沟通能力。此刻,我才真正懂得之前在管理处组织的司法礼仪、群众工作方法等培训,是多么实用且关键。它们如同解难的钥匙,帮助我应对实际问题,服务好每一位当事人。
在民二庭,我重点负责营商环境工作,专项培训强化“保护中小投资者”“提升合同执行效能”等理念,直接转化为护航企业发展的司法实践。辅助审判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知识产权、涉外等新类型民商事案件,对专业素养和法律适用能力要求更高。每当我遇到疑难问题时,在法官教育培训中汲取的深厚理论、经典案例分析方法便成为重要支撑。资深法官与专家学者的倾囊相授,拓宽了我的法律视野,更锤炼了我严谨的法律思维。我真切地认识到,法官教育培训是连接理论与实践、提升审判能力的核心枢纽。我更加笃信:法官教育培训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伴随社会发展、法律更新而持续演进的过程。唯有终身学习,方能应对新时代司法的严峻挑战。
站在历史节点,回望国家法官学院成立四十载峥嵘岁月,法官教育培训的革新图景清晰可见:从粗放型讲座,到构建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培训体系;从单一线下模式,迈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教学;从侧重知识传授,拓展至全方位综合素养培育……每一次跃升,都凝聚着无数人民法院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更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根基。
作为一名亲历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并在审判一线深耕的法院人,我深刻体认到,教育培训对法官成长与法院事业的基石作用无可替代。这段与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同行的旅程,已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财富。它在成长中给予我真知,在感悟中淬炼我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作者:刘萍(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法官助理)
责任编辑:张悦 |联系电话:(010)67550765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逯璐
宝尚配资-宝尚配资官网-配资讨论网-配资知名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